伦理、情感和美学:来自古典印度的见解
英语术语的情绪,正如今天所使用的,它只有大约150年的历史。在它被使用之前,说英语的人使用像这样的词激情,幽默,情感,或情绪,没有一个能准确表达情绪正如我们今天对这个词的理解。我们倾向于把情感理解为自然类:人类天生的和语言前的东西。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越来越多的神经科学家支持这样一种观点,即一组基本情绪是相互关联的不共性 这是与生俱来的,应该从神经可塑性的角度来看待。这些信息只是阿默斯特学院(Amherst College)宗教教授兼主席玛丽亚·海姆(Maria Heim)用来拓宽听众对情感的看法的工具之一。
10月10日星期一,在华盛顿大厅,海姆教授发表了一场令人难以置信的演讲,重点介绍了古典印度情感概念的三种方法,借鉴了她的书《心灵的话语:古典印度情感的宝库》。讲座的第一部分以情感的词汇方法为特色,海姆博士在演讲中讨论了印度古典思想中的情感粒度(一个人词汇中情感术语的丰富性和细微差别可以决定他们的情感体验)。她在自己的书中使用的国库概念,是她从古典印度借来的;宝库是文学或文字的集合。在《心灵的话语》一书中,她从梵文、巴利文和梵文的文学、诗歌、哲学、医学、道德和史诗文本中收集并研究了177个情感类词汇。在讲座的这一部分,她注意到这些文本中强烈的情感粒度;她举了anurāga(嫉妒)的例子,并说明了它是如何产生12228个品种的,每个品种都非常独特。在讲座的第二部分,她采用了系统方法,研究了rasa(味道,品味)理论。Rasa理论起源于巴拉多的《戏剧论》,认为艺术和文学的目的是在观众中产生Rasa;海姆博士指出,例如,悲剧就是对悲伤的品味。她指出,Rasa理论处理的是潜在的情感哲学人类学;它们的体验取决于体验它们的人。
讲座的第三部分,也是最后一部分,也包括一个系统的方法,这一部分涉及佛教传统中的情感,特别是巴利语《阿毗达摩》,它对情感体验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海姆博士谈到了《阿毗达摩》的两个主要修持:1)它分解每时每刻的意识体验(心);它将看似整体的东西分解成许多部分,并对产生情感的现象(dhammas)给出列表和定义。2)它探索这些现象之间是如何因果联系的;它们是如何相互制约和构成的。她举例说,这种做法就像品尝一勺水,能够分辨出每一滴水来自哪条河。我们必须记住,从《阿毗达摩》中产生的清单不是简化的,而是增加的;情感不能被分解成不可分割的部分,而只能被分割成无限多的颗粒状品种。
讲座之后是一个热烈的问答环节。在这段时间里采取的两个主要方向是这种非还原,非普遍的情感方法的实际应用,特别是在儿童身上,他们仍然处于情感和情感词汇发展的形成阶段,以及英语术语情感与经典印度概念的不同之处,以及情感和感觉之间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