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错觉揭示了大脑是如何工作的
常见的视错觉正被用作探索人类大脑如何工作的工具。一群威廉和玛丽心理学家正在进行实验,研究对象对艾宾浩斯错觉的反应。
以德国心理学家赫尔曼·艾宾浩斯的名字命名,这种熟悉的错觉由两个大小相等的圆圈组成。第一个被一组更大的圆圈包围;第二种是用更小的圆圈。一种相对大小感知的怪癖使得大圆圈群中的目标圆圈在几乎所有看到它的人看来都显得更小。
威廉与玛丽学院的一组心理学家正在利用艾宾浩斯错觉进行实验,以探索人类视觉系统如何处理信息。威廉玛丽学院的心理学助理教授彼得·维什顿(Peter Vishton)是该杂志最近发表的一篇论文的主要作者心理科学.
在他们的论文中,Vishton和他的同事提供的证据表明,当受试者到达——或者甚至计划到达——目标磁盘时,错觉的效果会减弱。他解释说,这可能表明存在两个不同的神经视觉系统,一个控制感知,另一个调节动作,比如伸手。然而,维斯顿和他的同事们倾向于另一种解释。
他说:“我们的看法是,也许没有两个视觉系统是并行运作的。”“相反,也许有两种不同的处理模式,所以当你伸手去拿东西时,你的视觉系统会改变操作特征。”
实验人员在艾宾浩斯阵列的中心使用了圆盘,而不是印刷的圆圈。实验对象的拇指和食指上都戴上了位置传感器。位置传感器使研究人员能够监测受试者的握持孔径,即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距离,当他们到达目标磁盘时。Vishton解释说,测量最大握持光圈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是一个人认为物体有多大的精确指标。
“我们人类真的很擅长这个,”他说。“当我们到达目标时,我们会精确地缩放握把,以达到目标的大小。我们不得不这样做:如果你的手指离开了一点点,你就无法做出那种流畅的举起动作。”
威廉和玛丽的研究表明,受试者的握持孔径与目标磁盘的实际尺寸相匹配,而不是表面尺寸。在一项实验中,研究人员将一个超大的磁盘插入阵列的一侧,使两个目标磁盘看起来大小相同。再一次,受试者使用适合于物体实际尺寸的握把光圈。
Vishton解释说:“即使右边的物体看起来和左边的一样大,但在你大脑的某个地方,你会准确地记住它们的大小,并控制你的握持光圈的大小。”测试还表明,仅仅计划伸手去拿物体就能降低艾宾浩斯错觉的效果。
Vishton的合著者心理科学这篇文章包括同样来自威廉玛丽大学心理学系的珍妮弗·史蒂文斯和几名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