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一年对布伦特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不到一个月前,15岁的泰勒·布伦特(Tyler Brent)坐在美国国务院一间豪华房间的第二排,几乎可以触摸到应邀聆听演讲的人——国务卿约翰·克里(John Kerry)。坐在克里旁边的是中国副总理刘延东,她是中国领导层中级别最高的女性。
这是第四次年度美中人文交流磋商。克里和刘对该项目取得的成功表示赞赏,并呼吁两国进一步加强人文交流,努力在文化、教育、科技、体育、妇女等领域建立新型的美中关系。
“他说,他为我们能在一起工作感到自豪,因为乒乓外交已经过去了将近40年,”布伦特回忆说。“我们防止冲突的唯一方法是将大量人员送往中国,反之亦然。
他说,奥巴马总统的倡议是让10万美国人前往中国,我们需要继续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布伦特是全国仅有的六名受邀参加的学生之一,这证明了他在帮助这一双边项目取得成功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布伦特的故事是兴趣、机遇、运气,或许还有命运的结合体。高中毕业后,布伦特已经被威廉玛丽学院录取,他向国务院申请并获得了国家安全语言倡议青年奖学金。奖学金为学生提供在阿拉伯语、普通话、韩语、土耳其语、波斯语和印地语等语言的国家度过一个夏天或一年的机会。
布伦特原本想去埃及,但他的父母担心他的安全,当去那里的学生在项目中途被召回时,这种担心被证明是合理的。
所以布伦特选择去中国一个学期。但当他通过筛选程序进入第二轮面试时,一位国务院官员鼓励他选择在中国待一整年。这意味着休一年“空档年”,或者推迟入学,学院同意了。
布伦特在北京度过了一年,其中一部分时间他担任夏令营顾问,为大使工作人员的孩子和美国记者的孩子提供服务。他学会了普通话和一些广东话。
“交换项目让我对世界有了一个了解,”他说。“事实证明,在国外说一年普通话非常有用。”
布伦特回到美国后,应邀向国务院和博思艾伦咨询公司(Booz Allen Hamilton)介绍他的经验。博思艾伦咨询公司为政府各部门在各个领域提供管理和技术咨询服务。
布伦特在大一的春天曾在威廉玛丽孔子学院实习,他已被国务院任命为“校友大使”,这意味着他负责为其他参加该项目的学生安排聚会。他正在筹备最初的聚会。
他还刚刚与乒乓制作公司(Ping Pong Productions)签订了“永久合同”。乒乓制作公司是一家咨询公司,负责将美国表演艺术家带到中国,反之亦然。布伦特将作为中国艺术家来美国的活动前公关。
这一切似乎都是超现实的,从他说他从未想过自己会得到的为期一年的奖学金,到他遇到的所有具有国际兴趣和联系的人,再到他获得的社交机会。
他说:“随国务院访问中国让我认识了很多不同的人,包括亚洲协会(一个促进美中伙伴关系的教育组织)的工作人员、不同的委员会和不同的交流项目。”“我不知道(大学毕业后)我想做什么,但是去中国学习中文给了我一个在中国工作的机会,如果我想的话——有这个选择是非常令人兴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