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外交”能缓和中国的侵略吗?
阿曼达•布莱尔(Amanda Blair)认为,美国可能很快就会发现自己处于策划一种与中国谈判的新方法的位置。
她称之为“沙子外交”。
而且不是普通的沙子,而是用来制造混凝土的海砂。
“中国政府的目标是到2020年将城市人口比例提高到60%,”威廉玛丽律师事务所(William & 玛丽)的大四学生布莱尔最近在发表题为《沙战:北京在南中国海的隐藏野心》的白皮书时说。
她的工作是2016年的一部分国际和平与安全项目(PIPS)研究研讨会于4月8日在华盛顿大厅举行。一周后,她和六名同事在华盛顿特区的国家记者俱乐部(National Press Club)重提了他们的白皮书,并举行了问答会议
“沙子是世界上最令人垂涎的商品之一,”布莱尔继续说道。“它在亚洲被广泛开采……然而,它也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随着中国等国家的快速城市化,天然砂储量正迅速接近枯竭。”
布莱尔的研究表明,在过去三年中,中国使用的混凝土比美国在整个20世纪使用的混凝土还多。去年,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了1000多个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规划。对包括长江在内的中国传统沙源的大规模开采一直是穷尽的。
那么中国能做些什么呢?人工制造的沙子在美国广泛使用,但在亚洲尚未站稳脚跟,主要原因是材料质量参差不齐,而且生产和运输到城市中心的成本高昂。
布莱尔说,这意味着中国可能会转向在南中国海进行疏浚,中国已经宣称对该地区大约90%的海域拥有主权,并声称有权在该海域勘探天然气和油砂储量。此外,它已经拥有比该地区其他州先进得多的疏浚设备。
布莱尔说:“北京对沙子的积极追求将加剧目前的争端,并危及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利益。”
其他潜在的破坏性因素也在发挥作用。布莱尔说,如果中国屈就霸占南中国海的疏浚作业,它的存在可能会威胁到航行自由,扰乱每年1.2万亿美元的贸易流动,并使该地区“军事化”。这将破坏美国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越南之间的重要安全承诺,更不用说对美国在亚太地区盟友的环境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目前,美国的政策忽视了沙子困境,低估了中国控制南海的决心。布莱尔说这是一个必须纠正的严重错误。
她解释说:“为了实施沙子外交,华盛顿应该将沙子纳入其外交考量,并利用人造沙子的研究和开发来影响中国的行为。”“对沙子的争夺可能会成为另一个冲突来源,可能会使正在进行的谈判和外交交流复杂化。”
布莱尔建议美国与东南亚同行分享其制砂知识,帮助他们积累方法,支持技术进步并建立行业标准。一旦人造砂的研究和开发完成,美国的盟友就可以以更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更高质量的材料,并拥有与中国人讨价还价的两个重要筹码。
她表示:“如果提供一种有吸引力的替代细混凝土骨料,北京方面将更愿意参与多边谈判。”或者,华盛顿可以鼓励其盟友限制人造沙的出口,作为对敌对行为的回应。然后,沙外交就变成了一种多用途的工具,既可以激励合作,也可以阻止南中国海的侵略。”
布莱尔说,即使11月白宫更换了政党,亚太地区对美国的利益仍然很重要。
她说:“除非新政府认识到沙子是冲突的潜在驱动因素,否则和平解决目前的争端将变得越来越困难。”“我的政策建议概述了华盛顿影响北京在南中国海行为的一个潜在机会。通过提高行动成本,沙外交可以提供一个有用的工具,以确保实现美国在该地区的战略目标。
“此外,沙子短缺问题并非亚太地区独有,也可能破坏世界其他地区的和平,如西非和印度洋。出于这个原因,即将上任的政府应该更广泛地将沙子纳入美国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