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的故事有一个转折:一个没有逃脱的人
一条鱼帮助21岁的哈利勒·拉塞尔(Khalil Russell)决定,对他来说,威廉玛丽学院是比哈佛和耶鲁更好的大学。
真的。
罗素已经是1693年奖学金的有力候选人了。去年春天,他来学校参观时,一位前奖学金获得者带他参观了学校附近的树林。
“我立刻就爱上了它,”他说。“在那次徒步旅行中,我看到了一只秃鹰,三只鹿和一条鱼——我对鱼很着迷。不出意外的话,这句话打动了我,让我难以忘怀。我是一个很自然的人。我不太喜欢这座城市,所以我选择了威廉玛丽。从这里往外看,几乎每扇窗户都能看到树。这让它有家的感觉。”
罗素还在钱德勒宫的默里之家(Murray House)——1693年学者的总部——增添了另一种舒适的环境,使它更像他在弗吉尼亚州汉普顿的家。
这是一个55加仑的鱼缸。除此之外,他还在宿舍里放了两个较小的水箱。
“鱼缸是我生命中很大的一部分,”拉塞尔说。“想象一下,去上大学,我的宿舍里有一个非常小的水箱。吃鱼对我来说真的很重要,因为这是一个坐下来观看和放松的地方,也是一个学习的地方。”
罗素是1693年奖学金的八名新生之一,所有14914名申请者都被考虑在内。一个学生必须修过对他或她来说要求最高的课程,在他或她的毕业班排名前1%,在SAT的数学和批判性阅读部分的总分超过1500分,并且/或者在ACT的得分超过33分。此外,1693名学者学生已成为学校和当地社区的成功领导者。
罗素是高年级的班长,获得了州长学校的荣誉研究指导,是汉普顿高中军乐队的鼓手,是国家荣誉协会、数学荣誉协会和三米音乐荣誉协会的成员,等等。
“从招生顾问的角度来看,哈利勒的申请是完美的,”1693副主任金伯利·范·德森说。“他的文章写得很好,很有个性,让读者以一种非常诚实和真诚的方式体验他的世界。他的申请散发着个性和好奇心。读了他的申请后,我记得当时在想,‘我希望能有机会见到这个年轻人。’”
作为一名州内学生,罗素将获得全额奖学金和5000美元的研究津贴,一旦他提出一个项目,得到1693主任丹·克里斯托尔的批准,他就可以使用。他还可以进入美利屋,他说那里“非常非常有用”,尤其是在一个55加仑的鱼缸里。
克里斯托尔说:“哈利勒对鱼的兴趣是他获得1693年奖学金的一个因素,因为我们正在寻找对某件事非常有激情的学生,他们既能在这方面表现出色,又能解释为什么这让他们兴奋,也应该让我们兴奋。”“但如果不是鱼,我相信他也会对其他东西充满热情,我们也会喜欢的。”
尽管他还不确定自己1693年的研究项目将朝哪个方向发展,但在去年春天访问校园期间,罗素提出了一个想法,即研究为什么鱼类有时会无私地抚养其他鱼类的后代,有时会损害它们的利益,这给评选委员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克里斯托尔说:“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这是一个复杂的想法,但是,如果不是鱼,我很确定哈利勒会用其他东西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
“威廉与玛丽学院对他来说是个好地方,附近有威廉与玛丽学院的弗吉尼亚海洋科学研究所,生物系的几位教员正在研究他感兴趣的问题。作为一名1693学者,他将从一开始就准备好利用本科生的研究,并能够在一段时间内资助自己的研究。”
罗素说他对鱼的兴趣“完全是偶然的”。七年前的一个晚上,他父亲带回了剑尾剑和青铜剑。拉塞尔把它们放在一个鱼缸里,然后上床睡觉,第二天早上醒来时,他发现小鱼在鱼缸里游来游去。
在研究了该怎么做之后,他把婴儿放在一个较小的水箱里,抚养它们,然后把它们放回较大的水箱里。这就开始了。
他父亲的一个朋友正在处理一个10加仑的寄居蟹箱。拉塞尔拿走了。一个叔叔在处理一个40加仑的油箱。拉塞尔拿走了。一个表亲把现在放在美利屋的55加仑的水箱扔掉了。很明显,拉塞尔拿走了。
“从那时起,事态或多或少就失去了控制,”他说。
有一次,汉普顿一家宠物店的老板告诉罗素,他会给他一对鱼——克里贝尼斯·奇克里德,纯粹主义者——让他繁殖,然后把孩子还给他,作为对原来那对夫妇的补偿。
“我一分钱都不用付,”他说。“他们让我爱上了养鱼,因为这是我见过的最有趣的行为。”
克里贝尼斯慈鲷的“育雏护理”,罗素说。“它们照顾自己的宝宝,把它们放在鱼缸周围,晚上把它们带到小洞里,早上再把它们带出来。他们保护欲很强。”
这与他养的凤头小慈鲷(或简称Apistos)形成鲜明对比。
他说:“我养的大多数小鹿都是单身男女,它们会保护自己的后代。”“他们和阿皮斯托斯家族组成后宫。一只雄性,两只或三只雌性。他会和所有的企鹅一起繁殖,他会维护领地,但每只雌性企鹅都要负责自己的后代。它们保护幼崽,甚至不受父亲的伤害,这是我以前从未见过的。”
拉塞尔说,他发现养鱼的价值远不止娱乐。
“这给了我责任。它确保了,如果没有别的,我不能停止工作。你不想挂科,但如果挂了,什么都不会死。对鱼来说,如果你不照顾它们,它们就会开始死亡。生命是宝贵的。养鱼让我保持专注,让我保持工作,让我保持兴趣,让我保持娱乐,让我远离压力。”